`
isiqi
  • 浏览: 16077965 次
  • 性别: Icon_minigender_1
  • 来自: 济南
社区版块
存档分类
最新评论

企业管理之纳谏篇

 
阅读更多

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,脍炙人口,也在民间广为流传。他们的故事,很是发人深省。

魏征是李世民的对手李建成的部下,如果不是唐太宗爱才,魏征则被杀掉或自杀(愚忠于旧主),是唐太宗的爱才之心,才使魏征有了发挥才干的平台,正所谓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。他不仅帮唐太宗制定了“偃武修文,中国既安,四夷自服”的治国方针,也时时刻刻修正着唐太宗的谬误。他为唐太宗讲解了“民可载舟,又可覆舟”、“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”的治国道理,也常常犯颜直谏。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,17年间,魏征谏奏的事,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,内容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,都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有时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。

当然,皇帝也是人,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,声称恨不得杀了这个乡吧佬,但因为唐太宗他还有个很不错的老婆长孙皇后,他经常气冲冲地回宫,被长孙皇后劝说后便消除了心中的怒火。不愿意听坏话,是人性的弱点,他能够在这方面做得比大多数人好很多,这一点实属不易。他总是在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,一次次接受魏征的犯颜直谏。

以致在魏征死后,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:“以铜为鉴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鉴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鉴,可以明得失。今魏征逝,一鉴亡矣。”

唐太宗的感叹自有道理,而魏征也应为遇到唐太宗这样虚怀纳谏的君主而庆幸。如果侍奉的是一个小鸡肚肠的昏君,魏征的下场是则可想而知。

联想到当今国内的好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领导,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,如果下面的人说的和自己的想法不对,则认为下面的员工和自己有意见,跟自己对着干。如果自己的决策有问题,别人提出来了,也不能够虚心地接受,甚至有时候还将错就错,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。而笔者在外企的工作经验来看,外企在这个方面做得则好多了。当时,作为研究人员(非管理人员),也能够对于公司在应对经融危机的可以拓展的行业方面,发表自己的意见,公司通过每个部门开专门会议,讨论更好的发展策略,会上大家踊跃发言,即使说得不好,会议主持人也会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,通过这样搜集意见,然后由专人汇总到公司的总部。此外,公司的CEO每年都会来中国一次,与中国的员工开大会,会上好多员工能够与CEO面对面的交流,提问提。我还记得,我当时的提问是:应对经融危机,公司对于研发的经费会缩减、增加还是保持不变?当时,CEO能够很耐心地回答我的提问,这一点让我十分感动。同时,CTO也会每年两次来到中国的研发中心来听我们做报告,与我们吃饭进行交流。而我的直属上司(公司四大研发中心主任)更是经常说,我的办公室的门永远朝你们是敞开的,如果有任何想法、任何要求和困难,都可以随时找他谈。可想而知,在这样的"兼听则明"的环境下,企业能不发展的好吗?至今,虽然,我已经离开了这家公司,但该公司的管理方式、企业文化相信会使我受益终身。

“以古为鉴,可以知兴替”,当今的企业管理者,是否也能够学习唐太宗,做到"纳谏如流"?,如果他们对于下属提出的好的建议,能够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,那么企业的发展的前景自然是十分美好的 。小到企业,大到邦国治理,其中的道理谁又能说不一样呢?

分享到:
评论

相关推荐

Global site tag (gtag.js) - Google Analytics